校園養成

 

新時代,新挑戰,在新冠病的影響下,全國上下都進入新常態的新生活觀。落實教育是一國之本,而教育的目的在化民成俗。學生做為教育的對象,正是發展教育的最重要傳承人員,透過教育培養學生對生命意義的重視與實踐,實則一項不能耽誤的工作。

提升學子自主性自發性自覺性

孩子的名字叫今天」、「今日的教育,明日的社會」,許多學生同時在面對不可避免的社會潮流下學習,難免受到諸多外在的不良影響。因著這些不良影響,許多學生都有面對學習熱忱的流失,無法專注學習的問題。在師長都希望學生成功、快樂,並有處理生命中的壓力的力量,校園養成「生命教育」體驗系列,佐以延續性活動,活動不著眼處理學生已顯現的問題,而是在於如何提振學生內在的堅持、同理心和成就感,藉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性、自發性與自覺性。

我們希望長期支援學校以協助學生長成健康、快樂、親切而圓熟的態度,共同營建一個更成熟的校園生活模式。

生命成長的資源比比皆是,但是懂得使用的人卻顯得有限。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必須共生共承共存共有,才有可能創造出偉大的教育。做為社會資源的一份子,我們提供一群對生命課題有著熱情的成熟成人,到校參訪與學生教師互動,讓生命得以觸動並感動另一個生命。特別是年輕的生命。

校園養成模式

AKASHA學習型社群願意激發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積極交流,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整合,讓更多學子、教師及家長受惠於成為學習型社群的陶養。

在校園養成計劃下,學習型社群可按學校需求,進行指導、分析時下社會現象,從家庭發展進而到社會發展。按需求可以安排每週一次,或至多每月兩次,或不定期參訪學校,單場單級活動每次進行至多兩小時活動,以避免學習疲勞。

安排校園活動的對象不限於學生,亦可針對教師進行專業教育訓練,亦可以家長進行親職教育訓練等,或針對師生、或針對親師、或針對學生、教師及家長進行三合一活動。

    

到校進行「議題」分享,與學子建立校園與社會的不同意見交流管道,開啟通識教育的新一頁

    

* * * * * *  

   

教師專業訓練.接受校方邀請為教師提振教育信心、士氣與熱忱

 

配合學校的安排給家長做講座,無論線上還是實體,都是很重要的支援。